MRD动态监测辅助肿瘤诊疗: 预警术后复发,提升患者生存率

时间:2022-02-17 来源:中国医疗行情报     作者:王艳

  如何提升癌症患者5年生存率?一系列预警复发及预后评估方式至关重要,而其中,微小残留病灶(MRD)动态监测已经成为业内关注热点。

  头豹研究院近日了解到一则结直肠癌患者的案例。患者经由MRD动态监测后,结合MRD检测结果采取积极的治疗,患者肿瘤标记物CEA(癌胚抗原)持续下降至正常数值区间,影像学评估达到PR(部分缓解)。

  事实上,MRD动态监测的意义在于其能够早于传统影像学发现肿瘤复发,并有效评估预后,进一步帮助患者提升生存率。那么,MRD动态监测在肿瘤诊疗中究竟如何发挥作用?对于肿瘤诊疗又有怎样的价值?

  辅助预警肿瘤复发

  世卫组织最新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癌症发病人数为456.9万,约占全球癌症发病的23.68%,发病人数位居全球第一;2020年中国癌症死亡人数为300.3万,约占全球癌症死亡人数的30.15%。

  为此,国家癌症中心主任、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院长赫捷就在近日公开表示,我国癌症患者总体的5年生存率为40.5%。其中,肿瘤的术后复发和转移是无法治愈的根本原因之一。

  如何通过技术手段从临床上提前发现并应对肿瘤患者术后复发和转移?上述提到的一例结直肠癌治疗案例具有示范意义。该案例下,患者是一名57岁的女性,今年6月22日在腹腔镜的辅助下进行直肠癌根治术。

  术后,患者选择了至本医疗的MRD至美OriMIRACLE S?的在线化动态监测,通过初次的WES+(20,000个基因)全外显子组检测,并发现其KRAS/NRAS/BRAF为野生型;根据NCCN指南,这一结果提示可从化疗+西妥昔单抗中获益。

  术后3周,患者通过至美OriMIRACLE STM 个体化定制MRD动态监测开始进行第一次术后监测,仅需少量外周血即可进行,报告结果呈现阳性,检测到肿瘤微小残留病灶,预警了不良预后及转移的可能;MRD首次监测后3周,患者腹部MRI结果 提示肝部转移(肝曲肿块1.9cm) ,之后临床用药及时介入,实现了辅助治疗,控制转移灶的作用。手术之后5个月及7个月,MRD转阴性,肿瘤标记物CEA持续下降至正常数值区间,核磁影像学显示肿瘤转移灶明显缩小,患者出院,精准诊疗让患者真正受益。

  如何理解上述MRD动态监测下的临床结果?该患者的主治医生、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金普院区普外科副主任徐雪东表示,患者术后MRD动态监测显示阳性,提示存在微小残留病灶。之后通过核磁共振MRI复查,确认肝上出现转移病灶,这是在术前没有发现的;说明MRD可早于影像学方法发现肿瘤微小病灶。徐雪东是中国医师协会结直肠肿瘤分会taTME专委会委员。

  MRD动态监测下的临床价值何在?徐雪东说,这一案例体现了通过MRD动态监测监控复发、预测预后的潜力,从而辅助医生为患者指导治疗,他表示,患者目前已经达到了临床PR效果,并在持续随访跟进中。

  该MRD动态监测可以通过数字化在线平台随时进行追踪和评估,指导辅助化疗治疗周期,同时帮助临床评估患者治疗疗效。

  有望覆盖更多适应症

  上述病例提示,在肿瘤患者的术后阶段,可以在发现存在微小残留病灶后再进行药物介入,而不是所有的肿瘤手术后都需要大规模使用各种放疗、化疗药,避免过度治疗带来的副作用,这也真正体现了精准医学的概念。

  那么,MRD动态监测是否能够大范围适用?头豹研究院梳理看到,在2021年2月发布的最新版NCCN结肠癌指南中,就新增了“Circulating Tumor.DNA (ctDNA)”部分,首次提出希望应用ctDNA检测技术提供预后和预测信息,以帮助II期和III期结肠癌患者的辅助治疗决策。

  可以说,MRD动态监测技术未来能够辅助医生进行决策调整,具有较高临床意义与较大市场应用空间。

  作为国内原研MRD动态监测的研发先驱之一,该公司的研发部总监李锋博士也对头豹研究院表示:目前,术后复发预测已被业内认可,将来,MRD动态监测可以贯穿肿瘤治诊疗的全流程,“为此,我们建立了数字在线化全程管理平台,通过在线化的MRD动态监测,可以辅助医生作出更加精准的决策。”李锋说,“这也让很多肿瘤患者避免术后盲目用药(包括化疗、免疫疗法等),在没有办法确定患者是否该用药、何时用药及停药,MRD动态监测可以为医生判断提供依据。”

  值得注意的是,MRD动态监测的灵敏度也是其发挥作用的关键因素。

  “为了提升MRD动态监测的灵敏度,技术路线上,我们采用了Tumor-informed方法,该方法基于原发肿瘤组织的变异信息,形成每个患者个性化的变异图谱并利用其进行MRD监控。”李锋博士在访问中提到,“这一技术路线流程复杂但灵敏度更高,全流程监控成本也更低,是目前经济性、便捷度最佳的检测路径。但由于产品研发中存在降噪和平衡敏感性和特异性的巨大难点,所以国内目前该类技术基础的产品仍然较少。并且我们也再次提醒广大临床患者,在选择该类产品的时候必须同步关注产品敏感性和特异性两项维度,二者实现平衡的最佳点,才是真实能为临床患者提供支持的重要基础。”

  为此,一份来自于J.P.Morgan对于MRD液体活检行业调研报告显示,50%的受访者认为Tumor-informed可以提供更高的灵敏度、特异性(特别是灵敏度),20%的受访者认为Tumor-agnostic方法可以提供匹配性能,同时提供额外的易用性和解决肿瘤突变的潜在问题。

  更多前瞻趋势显示,MRD检测市场广阔(2020年我国MRD检测市场规模约为5.4亿人民币),且正在向更广泛的适应症(从血液瘤到实体瘤)领域拓展,如肺癌、结直肠癌、乳腺癌和前列腺癌等,比如,基于ctDNA指导的MRD评估已在2021年写入结肠癌NCCN指南。

  随着至本医疗、世和基因、思路迪、吉因加、桐树等纷纷入局MRD市场,头豹研究院估计,2025年中国MRD市场规模将迅速接近千亿。而将来,拥有高灵敏度(保证高特异性的情况下),更好的临床一致性的MRD动态监测产品,以及早期入局技术水平要求更高的实体瘤MRD检测赛道的企业将更可能占领市场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