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开启AI医疗新纪元,2019第五届西湖论健国际高峰

时间:2019-09-18 来源: [db:文章来源]      作者: 万亿

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传输手段的更新换代是毫无疑问的,但最早实现5G技术突破的是韩国。2013年5月13日,韩国三星电子有限公司宣布,已成功开发5G的核心技术,该技术可在28GHz超高频段以每秒1Gbps以上的速度传送数据,且最长传送距离可达2公里。相比之下,当前4G的传输速率仅为75Mbps。

采用了大规模天线系统和超密集组网技术的5G,将引入频谱共享、D2D等复杂的无线传输技术,并具备更高度的自治能力和充分的灵活性,在医疗影像、远程医疗等方面为医疗赋能,拓展医疗服务半径。

而包揽辅助诊疗的AI将在药物研发、医生工具、寻医问诊等领域,对病情、病灶进行分析,为医生提供决策支撑,提升医疗效率和质量。二者相结合,将会为整个智慧医疗爆发前所未有的能量。

2019年8月29日,2019第五届西湖论健国际高峰论坛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召开,来自国内外医疗界、科技界、资本界、政策界等多领域专家,就AI与5G融合、5G与医院智能化、发布5G医疗AI系列成果、进行医学科技、AI与5G融合、5G与医院智能化、5G智慧医疗技术交流等话题展开讨论。

5G高速子弹打破医疗资源分配不均难点

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跨地域就诊难,一直是医疗卫生行业发展的痛点。这些摆在眼前的就医难题将被5G打破,它将在远程医疗、医疗影像、急救车载、医院数字化服务及医疗大数据等多方面,切实提升广大患者在医疗健康领域的获得感。

3月16日上午,全国首例基于5G的远程人体手术——帕金森病“脑起搏器”植入手术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医院成功完成。这标志着5G在医疗领域正式落地。

西湖论健会上,中国医院协会疾病与健康管理专业委员会委员、内江市第二人民医院医学影像兼远程会诊中心主任蔡春仙直言:“远程医疗其实承担着改善医疗资源分配不均的使命。”

首先,在政策层面上,2016年的意见明确规划了数字化的发展目标——2020年建成国家医疗卫生信息开放的医学影像平台,建成跨部门、跨区域的共享数据库,提供相应的数据保障;2018年,国家局远程中心的挂牌,2018-2020年首次将远程医疗纳入了国家医院的考核指标。远程医疗的发展已经是国家层面的战略。

目前,远程医疗技术的使用标准是:基层医院一定要有诊疗许可,非医疗机构不得开展远程医学影像诊断服务。那么从这一点来看,独立影像诊断中心所出具的报告是否具备法律效应?蔡春仙的理解是应遵守谁采信谁负责的原则。

 基于以上观点,远程医疗该怎么落地?蔡春仙提出了两个方面的建议:1、风险管控。明确病历管理的相关标准,减少信息不全的问题,降低主要以虚假资料带来的医疗风险。2、运营模式。以内江市第二人民医院为例,在公立医院投入设备,开设基层的放射点,医生多点执业,同时引领临床进行相关的基层培训,以建立区域远程平台为最终目标。

最后,蔡春仙补充道:远程医疗目前还在萌芽阶段,需要社会各界的更多支持才能往上发展。”

从管理层面看,能得到远程医疗的目标和管理制度,那么将目光沉到具体技术上来,5G到底能给医疗带来什么呢?来自浙江数字医疗卫生技术研究院的研究员姜唯认为“5G将推动未来医院运作和整个演变模式的变化,目前所有传统的,基于诊断和治疗的医疗机构,将逐步向健康管理中心的区域医疗中心模式转变发展。

姜唯表示,5G会优化医疗的流程,扩大服务的范围,以及提升业务效率。在远程专家指导和施教方面,原来只有通过4G基本的视频,而未来5G+AR、VI的技术,可以为基层医生带来更加沉浸式的教学体验。这样一来优质医生资源也能得到提升,三甲医院不再是病患的虹吸口。

未来,高效的传输技术会拉近患者与医生的距离。即使问诊、慢病筛查、健康管理等一系列医疗健康服务将不再受到地域限制。

因此医院才会趋向于变成一个健康管理中心,均匀的优质医疗资源会让每个医院实现范围内的服务覆盖,实现区域医疗中心的运营模式。

但要达到这样的愿景,还有很多5G与医疗结合的痛点要打。姜唯表示:“5G的痛点会集中在基层医疗上。”远程医疗的设想很美好,但落地场景中还需要解决很多实际问题,整个医疗的环境里,最多的是医疗设备。有些设备可以与网络链接,有些不行。未来基于5G的物联网的应用半径如何扩展,关系到整个诊疗流程的改变。另外,基层医疗的经费有限,如何将技术成本下降,做到普及远程医疗应用是最大的痛点。

最后,姜唯总结,未来5G应用方面需要解决三个问题:1、通过信息标准的应用不断提高系统间的互操作能力。2、重点应用选择需要技术成熟度结合医疗痛点。3、发展应用同时重视安全建设,通过示范应用来推广。

大数据为基AI为辅,肿瘤治疗痛点新思路

哪怕在世界范围内,肿瘤都是挡在医学面前的一座大山。目前全世界肿瘤发病率都呈现出井喷式的增长根据《Lancet》杂志公布的2016全球疾病负担研究(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16,GBD)显示,全球每年因恶性肿瘤死亡人数为8927.4万人,成为仅次于心脑血管疾病的第二大死因,从2006年到2016年,肿瘤死亡人数增加了17.8%。其中,胃癌的发病率直逼第一的肺癌,并且有发病年龄越来越年轻的趋势。

长江学者、复旦大学消化疾病研究所所长刘杰表示,“癌症,就是基因突变和免疫的博弈。”基因突变时刻都在有,但是能否形成癌,就看免疫系统是否过弱。但这并不是一个可以具象化的指标,所以及早筛查诊断才是良方。

刘杰与其团队做了一系列关于大数据与AI的工作,比如AI在肿瘤诊断中液体活检环节的应用,基于大数据的一个表观液体活检技术。通常测的基因测序都是测基因链,而他们是测链上的“锁”,换句话说,他们测量的是与是否发病相关的“开关”(基因对),这就是表观测序技术,也可以叫开关的测序。目前,该技术对胃癌的诊断,正确率90%以上,肠癌是80%-90%。其对各种癌种,每一种建一个判别的模型,都是通过大数据和AI完成的。

病人是个性化的,每个人的胃癌可能都不尽相同。面向不同的病人因地制宜地设计用药方案,是我们一个RACS系统的能力。”刘杰表示,“这是一个药靶网络组学数据与抗癌药物组合预测系统,通过这个系统可以找出最合理的药物。之后,做PDX的测序,然后到病人身上应用。如果有相应的靶点,医生就可以进行智能的药物细胞编辑,也就是免疫治疗。”

早筛查,早治疗的健康管理理念越来越重要,大众的需求升级促使整个医疗服务产业由“医疗服务”向“健康服务”转型。那么若是从消费者市场出发,究竟所有的AI+5G+医疗的设想现在怎么落地?未来怎么实现?在大会最后,某站公司副总裁、某站大健康总裁高昂从市场的角度总结了自己对近年来AI在医疗领域落地情况的一些看法。

从市场的宏观角度看,某站的研究数据显示,2017年,明确从事医疗器械人工智能相关的企业一共有130多家,而到今年7月份是126家,其中致力于影像学有50多家,以及还有医疗辅助、健康管理、疾病风险预测总共40多家。

医疗人工智能出现以后,会给产业链条的商业逻辑,甚至整个产业链条带来变化。AI医疗企业、目标市场、关联方的关系愈发错综复杂,落地的场景也越来越多样。高昂根据某站的研究结果,对典型的落地场景进行了简单梳理:

影像。这个领域里50多家企业中,大部分主打肺部诊断治疗。除此之外较多的是眼科,心血管、脑骨科分别有7、8家,口腔只有1家。“在这个胶着的市场中,要抓住新的机会,需要在细分领域里微小的差异地带进行深挖和再细分。”高昂表示。

药物研发。在这个落地场景里,人工智能能发挥的点很多。从新药开发的流程来讲,人工智能技术的NLP(自然语言处理)能作用于靶点发现、新老药化合物研究、化合物合成、化合物筛选、预测,甚至在临床阶段可以进行试验的设计、辅助试验的设计等等环节。这方面海外做得更好,根据罗氏的数据,人工智能每年可以为其节省数十亿美元。而国内涉及AI+药物研发领域的企业一共只有10家左右,有6家是致力于人工智能解决方案,有4家是药物研发大数据平台。

总的来说,市场还很大,机会也不少,但AI的定位始终应该是人类的助手,其一定要具备临床价值才能为医疗赋能。医学AI辅助诊断,能够真正服务于临床,它的价值才能被认可,在这个前提下其商业化才能真正地实现。高昂认为,目前国内AI市场还处在欲速则不达的现状,需要企业和市场、医疗机构和政府一起厚积薄发,才能有所突破。”

随着5G正式商用的到来以及与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前沿技术的充分整合和运用,可以提供更快的响应速度、更丰富的内容、更智能的应用模式以及更直观的用户体验。而医疗AI在各种辅助诊疗场景的应用下将给医生工作模式带来革命性的转变。两者在医疗领域的碰撞,定将助力大健康产业向着智能与便捷腾飞。

版权声明

本文来源某站,经某站授权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点击转载说明,违规转载法律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