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改试验田:上海国际医学中心的这五年

时间:2019-09-18 来源: [db:文章来源]      作者: 万亿

【编者按】近年来,随着国家鼓励医生多点执业、社会办医的一系列政策的出炉,越来越多的顶级专家创建医生集团,一批学会主委级医生纷纷加入医生集团阵营。关于医生集团的前景,上海国际医学中心院长黄翼然认为,医生集团如果想有可持续的长足发展,就要做差异化的医疗服务,要以患者需求导向,做有别于公立医院的事。

本文发于看医界,作者为林希;经某站大健康编辑,供行业人士参考。


作为上海医改乃至全国医改的一块试验田,上海国际医学中心(SIMC)自2014年开业以来就备受业界关注。2019是SIMC开业5周年,医院究竟运营的怎样?近日,《看医界》专访知名泌尿外科专家、上海国际医学中心院长黄翼然教授,带来他对社会办医平台化建设等问题的探索和思考。

打造千名医生多点执业平台,年营收过三亿元

据《看医界》了解,建院之初,SIMC的定位就是大型、高端三甲医院,床位多达500张、门诊诊室118个、手术室15间,还有10间一体化产病房。这么大体量的社会办医医疗机构该如何运营和发展呢?

关于SIMC的专科、学科建设,黄翼然院长坦言,有别于公立医院几十年上百年积累起来的资历,非公立医院自建学科的路比较难,资金、人力、时间成本非常高。

据介绍,SIMC曾多次尝试引入高年资主任级别的专家想自建学科,但效果并不理想。后基于平台型医院的定位,从自建学科的构想转向寻求学科合伙人,引入医生集团和多点执业医生,作为学科建设的创新实验。如此一来,不仅大大节省了成本,解决了人才难题,还形成了新型的医疗合作体系。

据了解,国际上不少医疗体系的成功案例,都是合作制。黄翼然表示,在参观瑞士苏黎世的Hirslanden医疗集团时,就是这种模式,“他们只有普内科,急诊科,影像科等公共科室,其他科室都是在公立医院做到教授级别医师组成的医生集团独立运营,医院提供各类服务,医院运营很好。”

因此,黄翼然认为,一家全新的医院,自建学科成本太高,需要数十年的投入。而更好的方法是寻找好的学科合伙人,建立良好的合作机制,用他们现有的人才团队,创建出好的科室,不仅降低时间和机会成本,效率比较高,可持续性也很强。

黄翼然还去考察了美国爱荷华州的医院,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教研类的大学型医院,另一种就是合作制的平台型医院。当地合作的医生集团提供的经验是,医生团队与平台医院合作,是财务独立核算,资源共享、双赢模式,团体多点执业不仅降低了投资管理的成本和风险,比自己创建诊所运营管理起来也更加轻松,效率更高,营收也比较可观。

在SIMC的科室管理方面,黄翼然表示,医院配备多位医疗秘书服务于医生,强调医生人才要用到刀刃上主要是看病、做手术,不能让他们分心、做太多杂事,团队协作才能高效持久。

以外科医生为例,公立医院主要注重手术,可谓是治疗手段核心部分。实际上,手术只是医疗过程大约三分之一的部分,还有另外三分之二,比如术前预防,术后的养护等需求,因为大三甲公立医院资源太稀缺,患者术后尽快出院是常态,像术后拆线、伤口恢复这些问题,市场需求非常大。而市场化的医疗服务恰恰可以解决这部分需求,与公立医院形成互补。

令人惊叹的是,医生集团主导的学科建设实验体系效果在SIMC已经显现,通过合作模式,目前SIMC已经建立起了外科、内科、妇产科、儿科、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肿瘤科、康复科、全科等科室。SIMC的业绩也越来越靓丽,据介绍,营收已经近3亿元。

关于业绩贡献比,黄翼然坦言:“主要贡献就是来自合作的数十家医生集团(团队),上千名多点执业的医生。”

医生自由执业、医院平台化将成趋势

据《看医界》了解,近年来,随着国家鼓励医生多点执业、社会办医的一系列政策的出炉,越来越多的顶级专家创建医生集团,一批学会主委级医生纷纷加入医生集团阵营。

据相关数据统计,美国医生执业团体有28万之多,83%的医生加入医生集团。而中国目前仅有一千多家,可见,未来我国医生集团的数量会继续爆发,大咖专家的带动效应也将持续扩大,为促进医生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社会办医发展起到重大作用。

关于医生集团的前景,黄翼然认为医生集团如果想有可持续的长足发展,就要做差异化的医疗服务,要以患者需求导向,做有别于公立医院的事。

而目前医生集团众多,不少想创建自己的小型特色专科医院或诊所,黄翼然认为,这样的模式往往成本很高,所以首选是与平台合作,可以降低成本和风险,实现共赢。

作为最早在SIMC多点执业的专家,且担任院长,多重身份的转换和经验,让黄翼然对相关问题有着深刻的思考。关于医院的平台化建设,他也提出了建议和期许。

首先是服务意识,像机场为各大航空公司的飞机安心备降,要做好各方面的服务和保障,让医生放心飞行。其次是严格监管,一定要严格执行符合医疗规范和政策,避免不合格的事情发生。如果想要做得更好,就要做市场,帮助建立起大服务网络体系,导引流量。

不仅如此,基础设施要先进和完善,各种高科技医疗器械设备等要跟上国际的水准。

关于医疗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黄翼然认为国内也会向国际主流模式靠近,像重大疑难病种攻克、医学人才培养等医教研的任务,国家会投入大量资源,让公立医院去完成;而医生集团和非公医疗的使命就是满足不同阶层患者的多元化医疗健康需求,形成互补。医生自由执业也会成为主流模式,医生人才依据市场需求创业或多点执业会成为常态。

随着目前医疗改革的推进,未来将会有大批医生走向市场,对此,黄翼然认为:“无论多点、自由执业还是创业,医疗行业是与人相关的,核心是治病救人,永远要以病人为中心,保证质量是关键,提供优质的服务,才能实现医生的价值,适应患者需求才能有好的发展。”

往期文章推荐:

乐心医疗2019半年报:营收、净利双增长,健康IoT战略渐落地

汇聚全球AI医疗力量,赋能智能健康新时代

恒瑞医药2019半年报:营收破百亿元,研发投入同比增长49.13%

AI健康走到十字路口

本文已标注来源和出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责任编辑:徐悦